產業動態

2023 年第九屆鐙烜獎開啟的創新構想─讓光與異能元素結合有了無限可能

圖、文 ∣ 秦自強 / 2020-2023 鐙烜獎評審團委員長

秦自強

2015 年 2 月從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退休,成立吉 時六感設計工作室 giMala DESIGN CONSULTANCY,擔任產品設計 開發與創新設計顧問,兼任長庚大學、台北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所教授。扮演專業講師、公益講座、設計教學、專案計畫 與企業產品開發設計等新任務,期許「去框架、尋哲理、求改變、開 拓無限生命」

Taiwan Light Design Award (TLDA), the one and only lighting design competition in Taiwan, was established in 2015. Here are the winning submissions of 2022, the eighth edition of TLDA. We have discovered six astonishing entries that showcased the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of the combinations and pairings of lightings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唯一以照明燈具為競賽主題的鐙烜獎創立於 2015 年, 謹此分享 2022 年第八屆鐙烜獎競賽得獎內容,我們 發現六件作品開啟的創新提案,讓光與異能元素結合 有了無限可能。

2023 年鐙烜獎持續的向前邁進與茁壯

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2015 年首先創立鐙烜獎,並至 2019 年間連續主辦五年。因緣際會 2020 年第六屆鐙烜獎設計競賽,由台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接續辦理,謹此分享 2022 年第八屆鐙烜獎競賽成果。

今年 2023 年七月第九屆鐙烜獎競賽徵件初選即將展開,競賽採取免費報名方式參加,並且可以經由照明公會此一平台,媒合青年學子投入照明相關產品設計,透過專業講習、照明技術諮詢、專案實習與產學合作等機制,深化設計內涵提升創作質感,期待持續以超越國際設計競賽獎項之標的邁向前進。

2022 年第八屆鐙烜獎「新世代照明燈具設計」競賽 成果的分享

今時 2022 年第八屆鐙烜獎競賽,38 校報名總計 203 件作品,筆者特文針對新一代設計師得獎作品報導, 謹請大家參考與指教。

首獎“Light-Up 點光”

有趣兼具文化傳承的好議題,設計師從傳統寺廟點光 明燈的思維切入,隨即迎來了一場為眾人目光新亮的光藝饗宴。點光是一款結合互動與服務設計的光明 燈,它優化了現有廟宇點燈的啟新儀式,並解決宮廟在其經營管理與人力支援上面臨的困境。透過完整的點燈與互動體驗,信眾可持對應的平安符觸發尋燈機制,並產生其光明燈旋轉互相輝映的效果,在尋燈過 程中加入個人啟燈儀式,藉由燈光呼吸起伏與訊息提示,信眾可親自於光明燈前祈願,加深點燈中的儀式感與被祝福感。

綜合評審們的想法:設計點光是一系列探索傳統與創 新的表率,也是中華文化傳承上的亮點。建議宜善加利用全新的光科技技術、光效可以再變化大一點、與 簡化其驅控系統設計,以增益光明燈點燈的新體驗,” 點光”定義新光明燈的使用情境,具備有頗高的市場性價值。

金獎作品之一“Natural Foam”

Natural Foam 為 100% 鋁製循環燈具,設計師看見發 泡鋁呈現的型態與其獨特的美感價值,重新詮釋於燈具設計上。設計師期許 – 推廣循環經濟概念發揮最大 效益、未來 – 推進臺灣 LED 以及發泡鋁未來應用與市 場、創新 – 傳達環保材料於產品面向之工藝精神,他們用心追求的設計目標值得嘉許。 

綜合評審們的想法:考量循環經濟,利用回收發泡鋁的材質特色,形成獨特的燈光效果佳。惟有限光源透過發泡鋁的變化效果過於侷限、宜再加大它的特色占比,例如發泡鋁的比例建議 80% 以上,其他技術20% 以下,以突顯發泡鋁展現的特質等,期盼設計師產出更多元開闊的設計發想,創造更加豐富的光影趣味和設計創新價值。

金獎作品之二“Concentrator 一盞能屏蔽訊息的消訊 燈”

現代人即使處在資訊爆發的當下,設計師嘗試力求降低、或舒緩使用者的資訊焦慮症。當使用者靠近消訊燈時,CONCENTRATOR 中的微型電腦會自動連接周圍的 3C 產品,並即刻啟動客製化的屏蔽模式,協助使用者過濾不必要的資訊,降低發生資訊焦慮症的頻率。此外消訊燈能以微型投影機投射舒緩的動態光影效果,協助使用者脫離焦慮的情緒,進一步快速進入個人專心狀態。

綜合評審們的想法:阻擋資訊的情境燈,戒除 ” 資訊焦慮症 ” 的解決方式,其投入的用心態度以及驗證各種功效的實驗實作精神,著實令評審們敬佩。輔以APP 的資訊過濾情境燈飾,所設計的光源效果變化值得肯定,惟造型美感以配合情境意涵,宜更加精進。

圖 1. 寺廟點光明燈有了新的儀式感外,還添增文化傳承與溫馨美 感

圖 2. 點光是一款結合互動與服務設計的好案例

圖 3. 設計師看見了只有回收發泡鋁才具有的獨特燦光美感價值

銀獎作品之一“Whisper 指向性聲音燈具”

是一款能切割聲音空間的指向性聲音燈具,旨在協助使用者降低居家生活的煩悶感。使用者僅能在特定的 方向聽見聲音,無需使用耳機,即能進入私人的聲光空間,感受沉浸式的聲光體驗。又 WHISPER 運用陣 列式的 LED 模組,透過程式控制即能產生出模擬的燈光情境。於聲音方面,WHISPER 搭載指向性聲音 元件,使用者僅能在特定範圍內聽見聲音,能在狹小的居家空間中切割出不同的聲音空間,降低室內空間的音訊干擾。 

綜合評審們的想法: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設計師的發想透過跨領域整合、對聲光真實的驗證外,宜考量人的感受非只是科技、聲音與光的連結而已,可以導入生活中更加細緻的需求或協助。又如何應用工業設計 技術,增進設計美感等面向宜持續向前邁進。

 

銀獎作品之二 “Sound Lit

近年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待在室內的時間變長,居家者的生活品質也更加注重與自我要求了。 SoundLit 是一款結合了喇叭功能的造型吊燈,除了能夠播放音樂,也能藉由光線調整室內空間的氛圍。 設計師發現,小巧的設計符合現代人較為窄小的居住 空間外,也針對音樂熱衷且注重視聽享受的族群,打造不一樣的視聽空間。SoundLit 視需求可將燈光顏色 切換為白光或是黃光,結合喇叭能同時提供光源與音源,在小空間內一樣能打造舒適的視聽環境。

綜合評審們的想法:設計師適切的結合音響與燈飾, 簡潔的幾何造型結構完整,形成特別的燈具組合效果佳。惟有光源與聲音宜有連結變化,設計定位較不明確。

圖 9. SoundLit 是一款結合了喇叭功能的創新吊燈,產品設計的完 成度非常高

圖 7. 能切割聲音空間的指向性聲音燈具,無需耳機即能進入私人 的聲光空間

圖 8. 如何應用工業設計技術,以產品意義的面相增進設計美感與 產品新價值




銀獎作品之三 “Recall 迴爍”

迴爍 -Recall 是一款具備智慧燈控的檯燈,利用燈光的色溫、明暗營造出獨特的空間氛圍,並結合智能燈控設置個人化的情境需求。讓後疫情時代的居家辦公者,能透過 Recall 回溯不同的視覺感受。 Recall 的設計靈感以「迴」為概念,在極簡的迴圈中, 將兩種截然不同的照明體驗結合。並連結手機 App 操控智能燈光,設計師在滿足護眼照明的同時,設置行事曆安排合適的燈控,讓整體環境視使用者需求調整。同時具有 USB 充電插座,滿足現代人使用電子設備的需求,輔助使用者建立更舒適便捷的迴爍工作站,其設計考量真的十分的貼心與周到。 

綜合評審們的想法:檯燈設計造型簡約功能兼具,但較不易呈現與現有產品之區隔化或差異性,可以手機 APP 控管光線的工作效率。燈具尺寸、高度、變換角度等面向宜再設計思考精進。




照明產品最宜從人因設計的豐富角度提升設計師的情境經驗

一般產品設計往往必須透過真實的使用歷程,方能體悟工業設計師的設計創意與價值創造。唯獨燈具類產品,可以直接透過它光源的導引和傳播,即能讓消費者以直覺性的認知,感悟照明產品傳達的情境與效

益。提醒新手設計師們,在針對光的運用、創新、與情境意義時,務必透過實驗或實證的手法,宜進行親身的體驗,以人因照明的設計角度,大力提升設計師的豐富情境經驗,並增進自己對雕塑光形的表達實力;
又另一方在面對實證光形的經驗累積下,得以拓展與更新設計創造的樂趣,延伸到光與異元素結合創造的無限可能與價值。

綜觀本次鐙烜獎六件進入決賽且得獎的創作品,均能夠以實體製作且可操作的創新模型呈現,將自己的創意構想具體的展示,能夠立即提供評審們現場驗證,而且到場的設計師們都爭相表述各自的設計進程、詳細地分享有關燈光和材質的艱辛實驗過程、與再次考量跨領域整合以創造價值、導入創新燈具的新思維、營造智慧光源的趣味與變化設計等內容,成果豐碩。觀察本次參賽作品的內涵,光電照明科技與結構功能,仍然有些許欠缺周密的考量,這也是為後續鐙烜獎即將進行的產學媒合機制埋下伏筆,期許照明創新運用與光電科技能夠彼此再行升級、期待燈具設計能夠真正落實到量產行銷外,還能充分的滿足消費族群的真心需求,這也正是我們照明公會持續辦理鐙烜獎的最大初衷與意義。

圖 10. 簡潔的幾何造型結構完整,形成特別的燈具組合效果佳

圖 11. Recall 智能燈光的管控,凡色溫、明暗、功能角度營造出獨 特的空間氛圍

圖 12. 讓後疫情時代的居家辦公者,能透過 Recall 回溯不同的視覺感受

本年度競賽,感謝七家照明廠商給予大力的協助,以實際行動支持學生與台灣照明產業,共同提倡將設計帶入照明之理念,希望藉由此次活動能帶動照明產業的設計原力,進而發展出優質的橘色人本照明和創新人因設計涵養。

2023 年鐙烜獎「創新照明系統設計類別」競賽期待您的參與
2023 年第九屆鐙烜獎,正式將於今年五月起跑,邀請新一代設計師多加投入與支持!展現您創新和閃耀的設計提案!

2023 年鐙烜獎徵件主題「創新照明系統設計類別」,舉凡 LED 一般照明、室內外照明、植物照明、節能排碳照明設備等燈具均可。燈具宜導入智慧化、ESG( 環保永續 )、人因、健康節能、淨零排碳、或與感測器結合等技術概念為佳。

 

 

鐙烜獎專頁資訊如下:
https://lighting.org.tw/TLDA

FB、IG 專頁:@TLDA.info

台灣區照明燈具公會:
02-2999-7739*13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