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講堂

從思維、行動到成果: 以「鏈接」思維引導照明的未來願景

文 | 第 12 任理事長  康文杰

康文杰 第 12 任理事長

攝影/李昆翰

康文杰理事長(左)與本刊孫啟能總編輯暢談年刊專題內涵。

從古至今,「光」就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到今日,更隨著時代演進,與科技、文化、藝術等面向融合,智能技術更體現了光照明在科技與美感上的高度。本期年刊以「未來照明.照明未來」為題,在孫啟能顧問的規劃下,從台灣燈會、健康照明、劇場照明、智慧照明技術與照明產業的 ESG 思維深入,鏈接了產、官、學、研各面向,將光照明的討論擴及產業上下游,更輻射到文化交流/傳承,乃至於國際化等面向,讓整本年刊的內容再一次升級,也提供給公會會員更多可以思考的面向。

疫情阻擋國際交流超過三年,今年終於慢慢解封,恰好台灣燈會回到台北,對產業而言是整合了人文與商務的高度,也讓台北的國際能見度更高,對照明產業來說極具意義。

對照明產業來說,解封後帶來的是更多挑戰:包含國際通貨膨脹、中美關係惡化等大環境的改變。目前美國照明產業許多知名品牌都傳出倒閉,對公會來說,能做的還是進行國內、國外的鏈接。國內除了產業上下游之外,也與全國建築師公會等單位洽談合作,國際朝外也與國際照明協會(Global Lighting Association,GLA)、台灣照明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on Illumination-Taiwan,CIE-Taiwan),還有與匈牙利等各不同國家的照明公會也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我認為,接下來要推動的是更實質的交流與合作,包含官網鏈接、互換報導資源、合辦主題論壇、商務鏈接等,最終的目的就是幫會員架構橋樑,讓會員有更多商機,同時也從照明拉出的串連網更廣、更稠密,這是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目標將會是平台對接的計畫。除了中國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光亞展)外,我們也積極與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台灣分公司對接,公會想談的不只是代理、展覽,而是要能創造出更實際的產業鏈整合。因為產業並不是單一企業或單一公會,商務鏈接需要靠上下產業鏈整合、公會之間的互動才能提升產值與價值,目前我們也能觀察到國外對照明的討論正在朝能源、健康的議題來發展,這些也都將串接到智慧照明的技術上。

我認為有思維、有行動,就能有成果。照明在生活中,一直都是影響生活、影響健康,也影響文化美學的重要面向。在 ESG 思維下,我希望能以健康為基礎,加上節能、智能作為方向,來推動照明產業。然而,推動智能控制這一塊,需要官方政策力量協助,我也希望公會能作為企業端整合的角色,提出方案來給政府、說服他們擬定方案,重新檢討、訂定過時的照明標準,而不是被動等待政策改變。否則,過時政策造成產業內部惡性競爭,不合時宜的標準犧牲了美學與品質,影響與受害的是所有使用者的健康。

健康是這個時代的重要議題,並且並不只是從人出發,而是必須從地球永續的思維作為新的起點;而光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不只是對人類,戶外光害對昆蟲、對動物,都會造成生態環境的改變。光環境與健康的關係,必須從設計就開始思考。不管是人或者地球,都必須以健康為基礎,才能走向未來。

我期待從這期年刊為啟發,我們產業端能夠開始盤點、思考能展開的實際做法,並深化 ESG 思維,將之落實到營運與商務面,為照明產業帶來更健康的生態與更長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