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一場文化治理對談: 市長蔣萬安對台北夜間經濟的願景 2023-09-08 編輯室 713 Views 2023 年 4 月 23 日下午,在杭州南路的樂埔町,由 社團法人國際文化風潮經濟學會,簡稱文潮院主辦 「與市長有約」,邀請建築、設計、各領域美學專 家,與台北市長蔣萬安共同討論台北未來的文化治 理,特別今年「台灣燈會在台北」剛結束的此刻, 讓眾人對台北夜間經濟與文化場景也充滿了契機與 想像 下午的陽光照進日式古宅樂埔町的庭園山水,老屋內 是由文潮院院長同時也是 Lighting Taiwan 雜誌總編 輯孫啟能、建業事務所主持律師張少騰共同主持的一 場午後對談,邀請甫上任的台北市長蔣萬安與台北市 文化局長蔡詩萍,與來自建築、藝術、花藝、文創媒 體等各領域專家,包含建築師潘冀、台北燈會總策展 人楊佳璋、台北市立美術館擴建建築師劉培森等,共 同針對台北的文化治理與文化經濟,進行一場面對面 的對流與意見交換。孫啟能先以一份由文潮院提出、回收 153 份的問卷 開場,多座落於工商、文化相關產業領域的答題人們 有八成認為,台北是非常適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都 市,但同時也認為台北距離成為國際設計之都還有一 段距離;同時,問卷顯示民眾認為台北市非常適合發 展夜間經濟。「然而要發展文化經濟或夜間經濟,需 要有好的市政基礎建設,比如人行道鋪面要平、不要 讓人容易跌倒;發展夜間經濟,讓菜市場能成為國際 觀光交流的空間,我們希望台北能夠發展出市民能夠 參與的小型文化聚落,不只有單純策展,而能與產業 真正結合。」他特別提到,文潮院的會士們在事前準備時提出不少 建言,包含是否能在陽明山建設蕨類博物館,讓水與 綠能夠成為台北文化的特色,讓文化驅動經濟、經濟 帶動文化。而台北燈會策展人楊佳璋也提到,台北有 絕對的潛力能發展夜間經濟,現在的台北夜間光環 境,他直言「只能說是有,不能說是優」,特別是台 北作為一個水文複雜的都市,卻沒有機會善用水路與 堤防。「若能在堤防上加上適當的燈光操作,就能產 生無可取代的城市面貌。」 建築師劉培森談及目前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擴建,是朝向地下化、將一樓形塑成公園的地下美術館。然而目前北美館限於尚未法人化與員額不足問題,即使硬體新館建成,在營運上也將面臨管理的困難;建築師潘冀則針對都市閒置空間與都市規劃進行分享,提出1970 年代紐約的市容整頓為例,希望台北能以整體規畫構想來帶動區域更新。市長蔣萬安特別針對台北的夜間風景與夜間文化經濟有感回應,分享對新加坡 Night Safari 夜間動物園為例,認為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有成為夜間動物園的潛力;「動物園旁還有一塊過去作為 Zoomall 的空地,我們未來也希望能在這裡打造亞洲最好的水族館,在旁邊蓋旅館,帶動這一個區帶的夜間經濟,作為國內與國外的知名觀光景點。」而在夜間風景的打造上,他同意台北市的豐富水文具有創造夜間觀光的條件,而整體城市規畫,亦是目前全市房屋有 72% 超過三十年以上屋齡的台北亟需思考的。於此,他認為台北市的文化治理主軸,無論是交通規畫、文化產業,都應該朝向減碳、綠色城市來規畫;而其中,文化是城市的基礎,「文化能讓一座城市走得非常遠,台北絕對有這樣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