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光 如何 新塑這世界

孫啟能 /光拓彩通照明設計創辦人
IALD 國際照明設計師、ALIT 台灣建築照明學會理事,多屆台灣燈會暨2010 上海世博台北館燈光策展,TAIPEI 101 商場美化照明設計顧問、新光三越百貨照明總顧問與雙橡園等豪宅建案照明設計。
共同出版:【Lighting Design 照明設計】江蘇人民出版社、【照明設計終極聖經】城邦文化、【好宅聖經】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
這次我決定看齊如策展人般思維,探討光的覺感印象如何 “FEEL MORE”,意指透過不同形色,充滿生命力的人或事物來啟迪更多!於是在2021年底的日子,找來身旁相識多年、相異領域的友人入刊,他們的身份與專業彼此不同,卻同樣擁有鮮明的性格、開闊的心、以及不設限的創意,期待為這本雜誌持續刻畫嶄新的視界格局。
建築師開創具個別風格主義建築,光線抑或是明亮、抽象甚至是影像的呈現,日夜截然不同的視覺風格帶出一群獨一無二的量體,並透過超越原本外在的形式,捕捉這些建築的個性,將觀者拉入它們的故事之中。一連串如藝術畫作般的幾何圖像展現出獨特姿態之美,濃淡之間色彩的漸層畫面描繪出一座城市的特有魅力,所有的映像頌揚著來自內在生活的豐饒與力量。
我相信:一座城市的進化、需要更多的「文化地產」;有光、能讓建築承載更多的文化!照明可以是建築的靈魂,成為人與環境間的聯繫,一種人類藝術與物質文明的結合,自然呼應生活想像的描繪。劉培森建築師宏觀的國際設計視野與張馨之局長豐富的文化治理經驗,他們如藝術家般的預感,會是我們最重要的指引。
跨領域的概念早在包浩斯時期已開始大大地被實踐著,我們當今在談的任何議題,都是百年來他們早已提過探討的。邱柏文堪稱台灣當代跨域設計的新銳翹楚!「跨域」才能在「異中求同」與「同中求異」中發展創新翻轉 ……;讓原本各自散立的單元,如神經突觸般,重新交換資訊,進而形成更高層次的整體。
ipRGCs 非視覺感光細胞的研究,加上 TechnoDesign 結合人工智慧的數位素養能力,已然成為當代照明舞台的主角;光的頻譜是一種類似能量的存在,而數位媒材的研發,我們更有機會讓它能實實在在地呈現出來;如此說來,用光建造更溫柔的居住空間就再適合不過了。謝博與張博二位豐富的學養與最新的研究成果,加上編輯群特邀中國照明學會高飛副理事長在兩岸產業的觀察,以及燈烜獎評審長秦自強教授帶領新世代在產品設計領域的探求,總合從視覺到感覺、從心理到生理;我們可以既如科學家般亦像藝術家一樣思考,有光、讓美覺成為一種能量
COVID 與地緣經濟的變化,更顯無疆界實體交流的可貴,很重要的是、創新的拓履必須能夠在作爲裡建立起自己的獨特向度。為此,有時必須抽離並暫時忽略傳統慣性的注視,讓內心節奏與聲音作響。我是照明設計師孫啟能,也是本期的客座總編輯,封面以實踐案例向所有委託邀稿的著述致敬。榮幸承蒙馮理事長與李主委的信任,希望這次的安排能夠為大家帶來更多未來的可能。
IMMERSE OURSELVES IN LIGHT, FEEL MORE.
照明公會顧問暨客座總編輯 孫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