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視窗

2023 年 GLA 年會在台灣: 建立照明產業的共享與合作關係

文 ∣ 林 原

Global Lighting Association (GLA) 是由來自世界各主要照明產業匯集的國家或地區的照明公協會所組成的團體,共代表全球超過 5,000 家的照明廠商及超過 500 億美金的年銷售額。由 2007 年的 Global Lamp Forum 發展為Global Lighting Forum,2012 年 3 月在台北舉行的年會中,更名為 Global Lighting Association (GLA)。成員包括:巴西燈具工業協會、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印度燈具與零件廠商協會、歐洲照明產業協會、美國電器廠商協會、台灣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日本照明工業會、中東照明協會、紐西蘭照明廠商協會共九大國際照明公協會。

每年藉由召開年會,討論各國對於照明、綠能、環保等相關議題,其政府之產業政策、LED 光電、產業標準、技術進程等相互交流與分享,以此推動國際優質照明產業環境之營造,多以面對面會議進行論壇。

2023 年全球照明協會(Global Lighting Association,後稱 GLA)年會在台北舉辦,會中匯集了美國、紐西蘭、日本與歐洲等各國代表,針對全球照明產業發展與當前面臨的挑戰深入討論之外,也協同各國照明公會進行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產出多項具建設性的決議。趁此機會,台灣照明公會也安排與會長 MauriceMaes 博士、 秘書長 Gerald Strickland 以及前秘書長Bryan Douglas 就本次年會主題進行訪問。

今年年會選在台灣舉辦,會長 Maurice Maes 表示,一方面因為台灣照明公會是 GLA 重要成員之一,希望可以讓 GLA 與會員更了解台灣照明產業與公會運作方式外,另一方面,隨著全球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伴隨 ESG 永續治理要求導致各產業所面臨的嚴格規定,了解台灣這條主要供應鏈並強化溝通是今年年會的重點之一。

因此,除了年會論壇以外,拜訪公會及會員,進行商務連結,促進台灣照明產業的技術創新、標準制定,更進一步促成商機,也是此回協會來台重點。

前秘書長 Bryan Douglas 由於已有三次來訪台灣的經驗,與照明公會的夥伴有過許多交流,因此對台灣的照明環境與產業發展並不陌生。他對台灣公會成員之間的合作程度和開放態度印象深刻,因為這樣的合作精神在西方並不常見。而 Maurice Maes 則對公會照明設計的分享與台灣光環境留下深刻印象,與秘書長Gerald Strickland 都表示接下來待在台北的幾天,除了年會之外,希望有機會能更深入台北,體驗更多的照明情境,感受這個這個城市的光風景。

全球照明產業的環境責任與挑戰

對今年 GLA 年度會議的組織,Gerald Strickland 說明,GLA 內部區分有多個不同的工作與任務小組處理不同的政策與技術問題,並由此形成今年會議的主題與討論項目。以 ESG(環境、社會、治理)為例,GLA 就設立了一個環境永續發展工作小組,除了討論 EPD(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環境產品聲明、產品生命周期評估 LCA(Life cycleassessment)以探討生產端所擔負的環境責任,同時也針對照明業該以何種角色來參與如 COP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這類相關的全球會議。

此外,會中也深入觸及照明發展的其他要素與議題,如光質量和對人體健康方面的影響、循環經濟與永續設計對產業的機會與衝擊,還有 GLA 作為世界領導組織,該如何利用團體力量來達成應有的目標:如,照明規劃該如何通過照明目的與光照質量來改善人們的生活?產品的設計如何考量從生產使用到報廢,以及這樣的產製對內外環境的影響等。

永續需求革新商業模式,
智慧照明刺激技術更新

問及照明技術發展時,會長 Maurice Maes 興奮地表示,永續發展的趨勢帶來了創新和商業模式的挑戰。一方面產品的可修復性、翻新和再製造將受到法規更嚴格的規範以推動永續理念,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提出這類要求。另外,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利用 3D 列印、可修復性來規劃與新的商務模式;而物聯網在技術上讓產品連鏈結越來越容易,連帶帶動了智能控制與智慧家庭的發展。他希望未來幾年內,智慧家庭和智慧照明能成為照明產業一個新的刺激因素。

 

GLA長期關注以人為中心的人因照明,包含推廣在建築中使用符合生物節律的照明,並且能根據使用機能可調整的光照。資料來源:GLA官網。

Maurice Maes 認為,照明技術與 ESG 議題、健康照明及綠色建築等趨勢都存在著密切關聯,「沒有任何行業能迴避 ESG 的影響,照明產業也不例外。」而為了確保能滿足 ESG 要求,從供應商端獲取大量資訊的需求,也影響整個產業鏈的商業運作方式。在未來,合作對象都將被要求提供相關重要數據。
除了環境保護的議題外,在公司治理方面,GeraldStrickland 以自己在照明行業超過二十年的觀察來看,他認為照明產業普遍在治理方面做得很好,GLA與合作的公協會也根據一套完善的規定與行為準則運作,在處理當前問題時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與有效性,也對所有成員具備有效的約束力。從治理的角度來看,照明產業的運作非常成功。

照明產業焦點更迭:從早期關注能效,發展到今日智能系統服務,到未來轉向人因照明的光品質發展。資料來源:GLA 官網。

投入照明相關產業也近二十年的 Bryan Douglas 則分享觀察,他看見照明行業一直處於持續革新的狀態:從傳統鎢絲燈具、螢光燈具與 LED 的技術變革,面對著當下的法規與日趨關鍵的健康問題,也試圖提出解決方案。照明產業就在這樣一種不斷變化的狀態下迎向挑戰,而像 GLA 或照明公會這樣的組織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發揮影響力,幫助成員們應對這些挑戰。

特別是 2019 年起,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GLA 另外設立「UV-C TASK FORCE」小組,並邀請本會與其他會員國討論 UV-C 殺菌照明可提
供使用在新冠肺炎之技術。照明公會也代表台灣照明產業參與 GLA 舉辦國際工作小組會議,提出相關建言,以維護台灣廠商權益。

面對氣候變革的當前挑戰
一共享資訊、密切合作,共同思考解方

儘管在 Covid-19 疫情間,人們已經習慣透過線上來溝通與交流,不過這次在台北舉辦年會、與各國成員面對面接觸,Gerald Strickland 與 BryanDouglas都認為這種交流是無可取代的。不過在未來,線上交流也能針對具時效性的討論而能更密切溝通,因此對於 GLA 與台灣照明公會的合作,兩人都充滿希望與期待,希望能在這次彼此了解的基礎能尋求更進一步的合作。

Maurice Mae 感性地說,世界正面臨巨大的挑戰,「我們看到氣候變化正對世界帶來重大的影響,例如我的家鄉荷蘭現在正遭受洪水災害,而利比亞也發生了重大大災難,這樣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他認為,世界各國開始意識這種災害往往帶來全球連帶關係,同時也意識到必須透過全球性的合作才可能實現解決方案,因此在未來,對彼此更大的包容性、更完備的訊息共享,都會成為解決挑戰的前提。而解決方案的研究,也必須透過更緊密的連結與更密切的合作來達成。因此他也對未來 GLA 與台灣照明公會的交流合作保持樂觀。

GLA 年會聚集了世界各地精英,透過年會討論,針對過去對於各項照明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機會與隱憂,不僅能以更高角度來檢視,並也能據此向聯合國、世界組織、各國政府與專業公協會提出建議與方案。而台灣照明公會與 GLA 合作多年,在量測工作與 UVC 安全問題上共同達成了許多工作成果。未來將會在智會照明、永續發展上面有著更多的合作與交流,一起為永續的未來齊心努力。